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2024-06-24 21:02:20 | 16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有新政策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新政策为院校+专业(组)的模式。

启动改革后,高校本科录取批次将合并为一个批次,志愿填报将采取“院校+专业(组)”的模式,高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自身办学定位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类)科学合理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自2024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适当增加平行志愿填报院校数量,增加考生志愿选择和录取机会。

采用“学校+专业(组)的模式填报志愿,也就是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具体专业或专业组。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相符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理想自主选择志愿,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

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1、位次优先:高考成绩会按照分数依次排名,所以即便是同样的分数可能位次上却有差距,而在录取过程中位次高的考生就会有更加具有优势,位次低的考生须等位次高的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轮到投档。

2、遵循志愿:高考志愿的投档是根据考生的志愿填报顺序,从A到B再到C,依次检索投档,因此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把自己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会被优先录取。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虽然说平行志愿有很多个院校和专业可以填报,但是在投档的时候只有一次机会,电脑会根据顺序检索进行投档,而该生的本轮次检索投档就结束了。即使投档后学校按规定将其退档,但是考生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或者是征集志愿的填报。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法律分析:前一种以学校为重心,和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调整,而后一种以专业为重心,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类报考模式一般情况下会给考生50-90个选择项,落榜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如下:

2023年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报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第一批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设置6个平行志愿,3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第二批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含边防军人子女预科)设置6个平行志愿,3个专业志原和1个“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

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优先前提:

重点本科中间段的大部分学生。应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

专业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一般本科范围内的大部分学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是因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 1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今年高考填志愿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与技巧”相关推荐
体育高考单招的新政策是怎样的?(2025年高职提前招必看,招生政策、报名要求、报考流程)
体育高考单招的新政策是怎样的?(2025年高职提前招必看,招生政策、报名要求、报考流程)

体育高考单招的新政策是怎样的?1.针对2024年体育高考单招的新政策,首先提高了对运动员技术等级的要求。从2024年开始,只有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并拥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技术等级称号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高水平运动队。2.其次,新政策取消了体育单招的文化课“单招线”。自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的文化考试成绩将全面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而专业测试也将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

2025-11-01 02:48:47
天津安置高考政策 天津高考报名条件
天津安置高考政策 天津高考报名条件

天津安置高考政策天津高一安置考政策要点如下:户籍与学籍要求:自2025年起,天津高考考生需同时满足连续3年天津常住户籍和在天津普通高中完成完整3年学习的要求。政策取消了过渡期,且全国电子学籍系统联网核查,杜绝“人籍分离”。考试机制与录取规则:考试以基础学科为主,包含语文(不考作文,和平区例外)、数学、英语(不设听力测试)三门必考科目。录取方面,市区执行

2025-11-01 18:20:02
河北高考报名要求学籍 衡水教育考试院高考报名政策
河北高考报名要求学籍 衡水教育考试院高考报名政策

衡水高考对户籍和学籍的要求衡水高考对户籍和学籍的要求如下:1、户籍要求: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我省户籍人员,在我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如考生在户籍省和我省均参加了高考报名,一经查实,取消在我省的报名资格。2、学籍

2025-11-03 07:42:24
2026年云南职教高考报考全攻略:政策、流程、考试详解(黑龙江职教高考条件及要求)
2026年云南职教高考报考全攻略:政策、流程、考试详解(黑龙江职教高考条件及要求)

2026年云南职教高考报考全攻略:政策、流程、考试详解2026年云南职教高考报考全攻略:政策、流程、考试详解一、招生对象符合云南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和社会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报考职教高考。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状况符合有关要求;满足户籍或学籍相关要求。不得报名的人员包括:具

2025-11-01 01:14:31
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不能再复读了吗?
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不能再复读了吗?

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不能再复读了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能不能复读的相关资讯,只有对相关政策、备考资讯等了解清楚,才能更好复习准备,下面一起来看看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能不能复读的内容吧高考录取落榜了,今年不能再复读了吗?近期,多个省教育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公办高中不招复读生。今年,如果高考录取不满意,还能再复读吗?复读生数量有多庞大官网虽未公布近几年的数

2025-11-02 05:04:59
重庆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今年高考理科490分能否读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今年高考理科490分能否读重庆警察学院?)

重庆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重庆地方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要求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需拥有重庆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的户籍。这些区县包括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武隆、巫山、巫溪、城口、万州、云阳、奉节、开县和丰都。考生必须在当地区县的初中和高中连续就读六年,并且具有六年以上的当地户籍,户籍的计算方式是从报考当年8月31日开始往前推算。此外,考生还需满足当年统一高考的报名条件。值得注意的

2025-11-02 04:29:06
重庆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重庆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重庆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重庆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条件:考生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且身体健康,符合相关体检要求。学历资格:考生需具备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户籍与学籍要求:重庆户籍考生:自出生之日起至报考时户籍一直在重庆;或者具有重庆普通高中学籍且实际就读,户籍因人才引进、军

2025-11-02 10:43:56
我是今年的高考生,坐标贵阳,高考考得不太理想,想要复读,大家有什么建议呢?
我是今年的高考生,坐标贵阳,高考考得不太理想,想要复读,大家有什么建议呢?

高考失利的人,隔了一年后才复读,算高四还是高五?高四,在每年的高考落榜考生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后悔的人大有所在,比如高考落榜了选择出门打工,经过一年的社会磨炼,深刻体会到学历对于找工作的重要性的想复读的。还有当初高考成绩在本科分数线边缘,读了一年的大学,发现专业自己不敢兴趣而复读的。除了上面这两个例子外,也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专科读了一段时间后悔了、因高考落榜打击

2025-11-02 02: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