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 21:27:48 | 16教育网
![]()
北京作为我国都会城市,985、211大学数量是全国各省份中最多的,其次就是上海、江苏、陕西和湖北等地,其中广西、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河南、江西等省市没有985高校,211大学也非常少,因此对于这些省份的考生来说,考985、211大学较困难。
北京市
985大学(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11大学(27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各省985211大学数量排名如下:
1、安徽省。
985大学(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1大学(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2、四川省。
985大学(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大学(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3、福建省。
985大学(1所):厦门大学。
211大学(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4、甘肃省。
985大学(1所):兰州大学。
211大学(1所):兰州大学。 16教育网
5、广东省。
985大学(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211大学(4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国有多少所211学校??的相关内容。
  全国一共115所211大学,“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10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4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211大学的优势:保研率高、出国留学好处多、就业更容易。
  
  
  保研率高:211大学学生受益大,一般来说,留校保研比例在80%左右,为了防止优秀人才外流,校外推荐保研率多数卡在20%以内,甚至仅在2-3%之间。对于打算读研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进入211大学就等于“半脚”踏进了“读研大军行列”。
  
  
  出国留学好处多:目前,随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出国留学也是许多家长与学生热衷的一条“别样路”。申请国外留学时,除了常规的成绩、语言成绩、文书资料外,还有一些“潜规则”,那就是看重学生的学校背景是否属于重点大学中的“211”“985”。更有不少国外院校,会对中国“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学生在申请留学录取条件上有不同程度的放宽,优先录取,这就意味着比起“非211大学”,“211大学”学生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就业更容易:有211大学背景,就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
 
                心理学报考条件如果报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报考条件跟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一样。报考的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话,报考条件要求比较高(有三级、二级之分)。三级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等。如果报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报考条件跟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一样。报考的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话,报考条件要求比较高(有三级、二级之分)。非专业的也是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的!只要符合
                2024年高考多少分能上临沂职业学院2024年高考能上临沂职业学院的分数因省份而异,具体如下:甘肃考生:最低需达到160分以上。山东考生:最低需达到353分以上。新疆考生:最低需达到207分以上。安徽考生:最低需达到289分以上。请注意,以上分数仅供参考,实际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根据2024年的高考
                韩国留学对高考成绩的相关要求高考后韩国留学条件一、学历条件由于韩国只接受高中及同等学力以上的留学生前往韩国留学。因此,选择高考后韩国留学的学生必须要满足在国内接受过12年以上的正规教育并且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并且年龄在18-25岁之间。二、语言要求通常,韩国要求赴韩留学的学生要通过韩语三级考试。这对于大多数想要选择高考后韩国留学的学生来讲是比较难满足的,因为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在
                全日制本科毕业了还能再参加高考吗全日制本科毕业了还能再参加高考。以下是关于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能否再次参加高考的详细解答:一、报名条件满足户籍要求:具有相应省份的户籍。学历条件: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早已满足了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条件,因为持有本科文凭即意味着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其学历层次高于高中毕业。法律与身体健康:只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且身体健
                高考报名照片有什么要求高考报名照片有什么要求:1、规格:不低于384像素(宽)×512像素(高);宽高比3:4.。2、颜色模式、压缩方式:24位RGB真彩色JPEG压缩技术。3、样式:567像素(高)×390像素(宽)。或图像尺寸为48毫米(高)×33毫米(宽)。4、一般性要求:常戴眼镜的考生应配戴眼镜。要求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5、头
                贵州高考招生条件有哪些贵州高考招生条件主要包括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和不得报名的人员两类,具体如下: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基本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户籍或学籍条件(满足其一即可):具有贵州省户籍。户籍不在贵州省但符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贵州省外来人员
                一、202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北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湖北2025历史本科普通批法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24200/-湖北2025历史本科普通批经济学(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14200/-湖北2025历史本科普通批劳动与社会保障(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
                孩子高中没有学籍怎么参加高考啊孩子高中没有学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参加高考:一、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高考这是无学籍学生最主流的途径。社会考生指不在常规高中学校就读但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人,需在户籍所在地报名。核心报名条件是“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其中“具有同等学力”通常指没有高中毕业证,但通过自学等方式知识水平达到高中毕业程度。具体认定办法由各省市规定,常见
2024-06-01 12:59:37
2025-01-22 22:52:02
2024-06-08 22:00:34
2024-09-27 08:12:40
2024-09-15 10:40:56
2024-11-28 13: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