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2025-09-05 21:28:04 | 16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98年大学生人数

1998年在中国高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在此之前高考一直处在‘缩招阶段’,直到1999年才正式进入了‘扩招阶段’。扩招政策实施后,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至今每年录取人数接近800万。

具体数据显示,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300万,最终被大学录取的本科、专科和中专学生共108万,录取比例达到了34%。其中,本科录取人数约为62.5万,占当年高考总人数的19.5%。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稳定在900万左右,本科录取人数约为400万,录取率为44%。相较于扩招前,本科录取率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从高考录取人数的变化来看,目前的录取人数是1998年的四倍之多。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教育体系的迅速扩张,也体现了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

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同时,这也意味着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1998年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教育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要解决以下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加大对于 基础教育 的投入。重视高等教育而相对忽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初、中等教育,是若干年来我国教育的不平衡的最主要的表现。1996年我国学前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分别是6%,12%,67%;而同年,韩国这一数据分别是17%、13%、6%,日本为17%,19%,14%。[7]这种重心倒置的投入偏向与教育投入的实际效益形成反差,因为事实上基础教育投入效益最大。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比例结构,如我国2003年本科与专科录取比例是1:0.93,本科与研究生招生比是1:0.15,致使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专科生的事,专科生干中专生的活,而中级技工却紧缺,造成教育浪费。我们建议,要加快大学转制的力度,把相当一批 公办大学 转为民办,原来大学的经费在转制以后主要给基础教育的学校。
(2)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农民的子女不能接受优质教育,学习的内容严重与社会实际脱离,教师的水平比较低,教育的基本实施也不能得到保证。我们认为应该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为主保障农村教育的基本经费,尤其是在财政非常困难的地区,县级财政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地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费用的。
(3)取消文理分科,重视 人文社会科学 。我国大文科比例偏低, 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的大文科比例达60%以上,我国仅在33%左右[9],而现代社会 第三产业 (对应于大文科)发展迅速并成为国家 产业结构 由低向高转变的重要标志。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在全国使用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 钱伟长 是大学二年级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文理分科,还加剧了 应试教育 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总体上,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人才数量不够,教育质量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00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1990年是6年左右),而世界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约为:美国13.4年、 爱尔兰 11.7年、韩国12.3年、菲律宾9.4年。200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1990年为1422人)。为建设 小康社会 ,201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要求达到7000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13500人左右;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2003年我国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7%,刚接近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17.8%,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61.1%。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 平均值 分别为80%和26%。1998年,我国从事科研的人数,每万名劳动力中仅为8.4人,而同期日本为80人,美国为74人。[8]这就要求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宏观上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改变教育增长方式,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主要是以规模扩张、粗放式发展为主,以质量为代价换取教育超常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实际承受能力,教育投入跟不上发展要求,200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达到3849亿元,但是相对于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 和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需要,缺口仍然巨大。在 “普九” 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为达标而达标,弄虚作假,教育严重负债。以湖南为例,2002年教育负债达31.75亿元,其中农村中小学负债25.3亿元。 安徽农村 教育目前负债约20亿元,这部分债务绝大部分是在前几年实施“两基达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9] 即使在经济发的达温州苍南县,至2002年4月,全县教育负债总额近2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负债1.25亿元,36个乡镇中有32个乡镇的中小学均系负债运行,“累累负债几乎使不少中小学濒临关门”。[10] 高等教育扩招5年之后,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达到17%(1995年只有7. 2%, 1993年之前则一直在4%以下),各类高等教育学生人数1900万。[11]但是由于相应投入不够,正在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严重挑战。
在教育改革方向上,我们提倡与国际接轨,但相对忽视了本土的教育优势和教育特色。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与后现代的夹缝之中,教育发展应当是在追赶和超越之间选择平衡。但我们大多以模仿为主、以西方教育为标尺,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话语表现出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企图采取一种批判、“革命”、“中断”的模式短时间内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却丢弃自己既有的教育“个性”。相反,西方却在学习中国,而我们的所学,人家正在抛弃。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不要盲目地相信美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制度某些方面亲不令人满意。……有的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却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美国孩子从小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没有“师道尊严”这一类观念,教师在课堂秩序上花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教师,班上学生多一点,老师就力不从心。” [12]
建国以来,在我国教育歧视已基本不复存在,但是,除历史原因形成的发展差距之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还显著存在,并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教育公共政策采取“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标准;资源配置失衡,缺乏完善的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同一地区内又层层设置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造成一大批薄弱学校,而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这些都只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城镇学生的升学。另外,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阶层家庭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再加上教育腐败如“条子生”、“缴费生”的存在,导致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因此,未来教育发展要把加快发展与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与调整学科结构、巩固和提高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内的教育改革与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合理的结合起来。把教育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教育自身才会有稳定和 可持续发展 的局面,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
教育评价观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观和评估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行动和教育发展局面。近年来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但对于什么是最优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发展状态,似乎思考得太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一些地区教育形象工程建设不断,区域教育协调较差;有的学校只顾“硬件”忽视“软件”,学校建设富丽堂皇,教育教学却依旧如故,只管“高收费”不管高质量;有的高校忙于上专业、上学位点,却虚于相应的建设和投入,或者滥发文凭、学位;教学考核上,只重及格率、升学率,轻视育人;学生评价上,只重分数,忽于品行。我们认为评价教育发展最高的标准,就是看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民主;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标准(包括师资、校舍、仪器、设施、设备、生均经费、师生比例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制度,义务教育发展国家基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校办学效益评估标准,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等等。现有的评价,一是价值取向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多元;二是评价由行政部门主持,自上而下进行,教育行政机构集“唱戏”、“评戏”于一身。落实 科学发展观 ,一方面要建立与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加强教育行政督导之外;另一方面,要跳出教育评教育,就是要建立民间的教育评价中介组织,由教育界外人士评价教育、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水平。尤其要鼓励大众媒体、网络、社区的民间评价。

1998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998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的相关内容。

1.2%。根据查询浙江教育局官网得知,浙江1998年高考录取率为35%,其中本科率为1.2%,专科以上率2.1%。1998年浙江参加高考人数320万,录取108万人。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 1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升学
与“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相关推荐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教育资源的差距,导致教育资源差的地区高考的政策相对比较好,也就是高考更容易考上名校。反之,像江苏以及河北这样的省份700分都不一定能考上清北。高考虽然是不同的省份试卷不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很有参考空间的。根据往年本科的录取情况来看,本科普遍最低在380分左右,二本的分数线则是在450分左右。而对于本科合并的省份,一般也得在400分左右。

2025-09-04 06:09:21
为什么浙江一本录取率那么低
为什么浙江一本录取率那么低

为什么浙江一本录取率那么低据我所了解,浙江省的高考本科录取率大约为百分之五十五,这意味着大约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未能进入本科院校。这个数字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紧张与竞争的激烈。对于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就读大专,以学习一门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之一。浙江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但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却高达数十万,这导致了竞争的白热化

2025-08-04 10:12:41
大学3本可以升2本吗?专科一般是升3本的,还是2本?
大学3本可以升2本吗?专科一般是升3本的,还是2本?

大学3本可以升2本吗?专科一般是升3本的,还是2本?大学几本升本是学校各方面建设决定的!例如鲁西南大学(菏泽学院)就是由专科水平升为本科二批的!也就是我们说的二本!专科要看你选的学校和专业了!如果你上的是专科,大三毕业后参加社会专升本!你可以选择考取二本院校或是三本院校,例如:如果你上的是二本院校或是三本院校的专科,那么你既可以选择升本校本科,也可以选择外校招收你所学专业的大学的本科!希望对

2024-09-10 16:19:02
文科的录取率明显理科生,明知道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文科?
文科的录取率明显理科生,明知道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文科?

哪三个大学专业不适合考公务员?如今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有的大学毕业生甚至一毕业会面临失业的问题,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出路,而不少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了报考公务员,考取公务员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们的一条出路之一,有的大学专业报考公务员考试有一定的优势条件,比如会计学专业、法律学专业等,而有的专业则不适合报考公务员。下面,小匠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三门大学专业出

2024-12-13 11:36:12
为什么专升本都升的是三本
为什么专升本都升的是三本

广东省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根据近年情况看,统招专升本的录取分数线文科一般在250—300分,理科一般在170—250分,总分均为450分。由于各省专升本考试科目不同,所以专升本考试总分值也不同,各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不同。专升本考试有的省份考两门,有的省份考三门,也有考四门的,所以考生还需关注所在地区考试总分值及录取分数线。另外,考生还需关注报考院校历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虽然

2024-10-26 21:36:14
为什么民办专科升本容易
为什么民办专科升本容易

为什么民办专科升本容易1、从高职类院校升入本科,难度挺大的,主要是名额比较少但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难不难主要在于自己,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考的是专科,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贪玩荒废了学业,如果在大学期间仍然是这样的话,那是几乎没有什么希望。但再想一下,大学和你在一起的同学,几乎都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你在已进入大学就认真准备,那其实没有什么难的。2、民办院校专科升入自己

2024-10-18 23:27:53
为什么中国各个省份的本科录取率差别这么大
为什么中国各个省份的本科录取率差别这么大

为什么中国各个省份的本科录取率差别这么大中国各个省份的本科录取率差别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人口规模差异:中国各省份的人口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口大省如河南省,高考生数量众多,导致高考竞争异常激烈,从而使得本科录取率相对较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并不均衡。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等发达地区拥有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名校

2025-08-19 15:25:02
文科生就业率为什么低?
文科生就业率为什么低?

文科生就业率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有12.4%文科生就业形势更严峻。据统计,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有12.4%,而理科、工科的就业签约率分别为29.5%和17.3%。而2023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不但新毕业大学生人数创新高,而且还有部分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没充分就业,也需要同台竞争,可以想见竞争是

2024-12-19 15: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