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10:07:05 | 16教育网
河海大学就业状况
河海大学全面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江苏省高校中位居前列。
河海大学专业特色明显、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充分实现每一个毕业生“好就业、就业好”的目标。河海大学毕业生主要在全国水利、土木、电力、交通、机械、环境、IT、金融等国家重点行业就业,还有部分到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工作,大多从事科研、设计、教学、管理等工作,其中每年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18%左右,到大型企业就业的占48%左右,有近三成的毕业生赴隶属于国资委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就业。历年来,河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沿海开放城市;在江苏就业的近一半,其中80%在南京和苏南地区工作。
通过多年努力,河海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一方面,学校和各大水利流域机构、各省市水利部门及下属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及下属各电力公司、中国水电各大公司、中国交通建设各大集团及下属分公司等签订了协议,成为这些企事业单位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大型公司、研究院所及人事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供需伙伴关系,每年都向这些单位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凭借专业优势供不应求,大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到1:3,特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河海大学学校介绍:
河海大学概况
河海大学(始于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办学规模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在常州市新北区、南京市江宁区设有校区,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
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
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5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1个本科专业。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众多。
2013年,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46921名,其中研究生14750名,普通本科生19871名,成人教育学生11998名,留学生302名。
河海大学现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079名;博士生导师3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4名。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1名,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1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31名,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27名,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名。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河海大学人才培养
河海大学具有优良的育人传统。在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水利战线上,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成就卓越的行业及国家栋梁。新中国治水兴邦的一座座丰碑,处处镌刻着河海学子的光荣与辉煌!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2005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已建成具有水利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
河海大学科研成果
河海大学科研能力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
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4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340项。
河海大学国际交流合作
河海大学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千余名博士、硕士与学士,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
河海大学发展建设
河海大学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1985年70周年校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5年80周年校庆,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学校题词;2005年90周年校庆,温家宝总理视察学校并作重要讲话,以“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对学校寄予了殷切期望。
河海大学秉承“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校训,以部部共建,部省共建为契机,围绕“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为河海百年诞辰献礼。1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海大学就业状况怎么样 学校好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河北工业大学就业状况河北工业大学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优生优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重点保证农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教育、科技对毕业生的需要。我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毕业生就业
大连海事大学就业状况大连海事大学就业状况近几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其中,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供求比例一直保持在1:3以上。建校以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连海事大学学校介绍大连海事大学学校介绍:大连海事大学简介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状况中国海洋大学就业状况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共和国元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状况上海交通大学就业状况与成功携手与未来同行——交大学子就业前景纪实全程化的生涯成长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学校明确提出“以构建世界一流和中国典范的学生生涯发展为愿景,以提高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为重心,以全程化生涯成长和高端就业市场为核心,致力于引导学生积极规划未来,造就具有全球观的创新型领袖人才”为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学校立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对研
上海财经大学就业状况上海财经大学就业状况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特色,在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鉴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及良好的声誉,每年都有国内外的知名大公司慕名于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纷纷来校设摊招聘。同样为财经类院系,我校的优势尤为凸现。为使学生们有更多机
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业状况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业状况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上外学生,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普遍关注和好评。上外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土壤和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良好的环境。上外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所展示出来的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学识、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和不断自觉“充电”的精神,正是他们获取事业成功的秘诀。一届又一届的上外毕业生,活跃在政府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业状况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业状况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就业办公室主任胡建华介绍,由于学校的全方位就业服务模式,许多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规划并能合理定位,所以近几年来中医大本科生(含中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较好,2004年97.03%,2005年97.14%,2006年97.46%。其中,中医学七年制、针灸推拿专业、护理专业就业率连续数年达到100%。截止到今年7
厦门大学就业状况厦门大学就业状况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学校给予大力支持,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学校已建立了规范的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供需洽谈会,我校是华东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联动单位。举办多场与政府、中介机构等联合举办规模不等的供需洽谈会,每年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有百余场,各学院还举办行业性的招聘会。此外,学校积极
2024-11-21 00:46:03
2024-11-16 20:37:55
2024-06-11 13:30:03
2024-12-01 01:27:06
2024-09-27 17:45:25
2025-03-22 12: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