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1:23:19 | 16教育网
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师范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28年。
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师范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
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师范大学是在安徽。
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师范大学是公办。
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师范大学是本科。
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师范大学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24 | 26249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56 | 19092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80 | 17009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68 | 19921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62 | 21375 |
2023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22 | 80940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7 | 7725 |
2023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15 | 36416 |
2023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35 | 7239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90 | 40321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7 | 60724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8 | 69273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8 | 9083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6 | 80934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67 | 12207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7 | 19167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05 | 157090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42 | 8964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41 | 9004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43 | 8729 |
2023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489 | 28146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6 | 45257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544 | 46427 |
2023 | 安徽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482 | 101657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0 | 37382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5 | 5761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61 | 6669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89 | 192854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4 | 3903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41667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2 | 47160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6 | 6576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0 | 48596 |
2023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10790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6 | 56539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9 | 75537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75144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6 | 25272 |
2023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01 | 35193 |
2023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7 | 6202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98 | 11772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76 | 16084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49 | 22315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19 | 22241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36 | 19191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83 | 17656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7 | 18940 |
2022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54 | 23759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9 | 69642 |
2022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2 | 14119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一批 | 490 | 4592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62 | 21658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7 | 46642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3 | 6504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63 | 26507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5 | 4356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77 | 22579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73 | 23441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0 | 8000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48 | 11969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1 | 14871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40274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2 | 53014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9 | 56069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5 | 60207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87 | 6314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4 | 35697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536 | 4985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48 | 40615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469 | 122686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2 | 7873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5 | 7138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49 | 8992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44 | 10772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494 | 42642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7 | 4196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1 | 4962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7 | 27729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1 | 40605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1 | 34814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3 | 6304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52 | 6647 |
2022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97 | 155747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7 | 9039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19 | 103576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9 | 6219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6 | 6800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1 | 35050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8 | 36890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6 | 38201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4 | 39561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0 | 31854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2 | 37125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1 | 37813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5 | 42178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6 | 6312 |
2022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8 | 8128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4 | 54463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1 | 69517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5 | 77111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0 | 16534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2 | 6792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4 | 41653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97 | 10947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81 | 13764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88 | 12469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8 | 43615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4 | 12632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30 | 68391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58 | 10371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26 | 34576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605 | 4863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28 | 19547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15 | 21793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97 | 13240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9 | 16747 |
2021 | 天津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577 | 17127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22 | 66880 |
2021 | 河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9 | 13470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58 | 62275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42 | 6472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19 | 4625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3 | 16742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3 | 54638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4 | 5588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5 | 21926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6 | 3989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04 | 14850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95 | 16821 |
2021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469 | 22597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4 | 9494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3 | 9851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56 | 12436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6 | 12436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6 | 50269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48 | 39585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6 | 50269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4 | 52119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79 | 64328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2 | 38388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1 | 39316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0 | 40091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4 | 7684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2 | 8337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2 | 8207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73 | 19034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22230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9 | 24747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9 | 4123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8 | 4258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5 | 6020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580 | 7276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1 | 28280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543 | 69641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70 | 51895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9 | 9839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79 | 7859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82 | 7215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0 | 35549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3711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3711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4 | 38717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2 | 31365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9 | 3331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9 | 33310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34604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9 | 5978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8 | 6195 |
2021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67 | 6429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9 | 14421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55 | 16125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63 | 55793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7 | 6219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6 | 62904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53 | 65767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00 | 37666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5 | 4430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41 | 8124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42 | 4817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02 | 9499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93 | 10891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92 | 11045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9 | 41395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3 | 1527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8 | 48969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2 | 966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552 | 22935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93 | 5264 |
2021 | 陕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8 | 14205 |
2021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45 | 58589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师范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50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64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同声传译实验室3个、专业课程制作室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6万多个。
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0门,优秀教材15部,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4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54项,省奖1000余项。
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5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48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 “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文科实验室”“数字人文文科实验室”“韩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
深化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校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优秀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进行长短期访学和交流。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共建“先进制造业联合研究中心”,在机械电子与自动化、3D打印、先进制造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引智新格局。
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有超过13%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双一流”高校和其他高水平大学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攻读研究生。
作为山东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校区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引领、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16教育网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3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91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7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783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856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129人。学校拥有院士1人,聘任院士2人,拥有“长江”4人、国家“杰青”8人(含刚签约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含刚签约2人)、国家“优青”2人、海外“优青”1人、“长江”讲席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50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教学名师34人,省级教坛新秀48人。各类在籍学生56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800余人、研究生7400余人、留学生24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7.8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1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5万册,电子图书259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字资源101种,古籍文献19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60多个国家(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拥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1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考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实干苦干,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师大的智慧和力量。(更新时间:2023年4月)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2005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民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本科。6、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庆师范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庆师范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897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庆师范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庆师范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庆师范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庆师范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庆师范大学是非21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2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大学是211,非985。二、山东大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阳师范学院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阳师范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0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阳师范学院隶属关系是河南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阳师范学院是在河南。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阳师范学院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阳师范学院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阳师范学院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工业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工业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5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工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工业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工业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工业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工业大学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理工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45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理工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理工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理工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理工大学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理工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45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理工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理工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理工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理工大学是
一、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1、山东大学(威海)和安徽农业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84年和1928年。2、山东大学(威海)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安徽农业大学隶属关系是安徽省教育厅。3、山东大学(威海)是在山东,安徽农业大学是在安徽。4、山东大学(威海)是公办,安徽农业大学是公办。5、山东大学(威海)是本科,安徽农业大学是本科。6、山东大学(威海)是211,985,安徽农业大学是
2024-02-05 06:47:10
2024-08-26 22:19:47
2024-03-05 11:25:39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1-29 20:08:39